
闷罐车这种运输工具,只有2009年之前的老兵才真正体会过。因为我们早在2008年就已经不再使用这种方式运输士兵了。对于那些曾经乘坐过闷罐车的人来说,这种经历可能已经成为他们服役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回忆之一。 很多人可能对闷罐车不是特别了解,但如果你看过《铁道游击队》或者其他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剧,就会见过这种车。影片中的火车大多数都是闷罐车鸿岳资本配资,有时车厢门一开,里面可能坐的都是敌人。
图片
闷罐车,或称代客车,实际上是利用铁路棚车代替客运列车来运送人员。之所以采取这种落后的方式,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铁路客车无法满足大规模运输人员的需求。这种方式最早出现在二战初期,由美军和苏军使用,中国则在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开始使用闷罐车。 根据一些老兵的回忆,乘坐闷罐车其实比硬座要稍微舒适一些。它有个大缺点,就是每到站点就得停下来,每遇到其他列车就得让行。有时候甚至有人开玩笑说,闷罐车逢站必停,逢车必让,但是军供站就不停。有趣的是,在高铁、动车、货车、绿皮车等一系列列车中,军列是等级最低的,几乎所有其他列车都会让它三分。 闷罐车的环境也不好,很多时候根本没有座位。士兵们只能席地而坐,但这也变相提供了卧铺的功能。虽然当时人不多还好,但如果人多了,尤其是碰到个身上有体味的大汉,那种气味真的是让人难受。不过,虽然环境艰苦,但身为军人,吃得了这些苦。最重要的,还是伙食问题,毕竟人是铁,饭是钢,没有好的伙食就难以保证士兵的体力。 其实,我们部队的伙食还不错,虽然味道可能没有特别好,但荤素搭配非常合理。可每当有任务需要出发时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外出任务时,通常都得简化伙食,最常见的就是带压缩饼干。有些部队稍微好一点的,会带上方便面。虽然闷罐车的条件很差,但至少能提供热水,在路上泡个面还是有机会的。有时候也允许士兵带一些简单的蔬菜水果。 不过,像这样的一趟任务要持续五六天,只吃泡面,身体真的能坚持住吗?作为部队的一员,虽然生活条件艰苦,但毕竟是国家的保护伞。好在路上还有军供站,士兵可以在那里停下来,吃点东西,顺便上个厕所。但如果你想像平时一样洗澡,那就别想了。至少能下来吃饭、放松一下,已经算是知足了。 直到上世纪80年代,由于适合部队使用的木墙木底代客车越来越少,而军事运输的需求却越来越大。加上铁路多次提速,乘坐这种车的人开始出现耳鸣、头晕、恶心等不适症状,严重影响了士兵的作战能力。而且,这种车的照明和采光条件都很差,饮水也很困难,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。于是,最终不再使用这种车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N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